创新发展再出发 奋楫读书正当时——上理工科技园读书月活动报道

2023.11.10

大学科技园作为服务企业的创新前沿,秉持“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使命,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科技生态体系,更好发挥创新策源和成果转化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园从业者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理念的构筑尤为重要。自9月起到11月,公司组织总部、蚌埠基地、南通基地全员开展共读《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研究》一书活动,读书分享会在11月8日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三个分会场共同参与、讨论分享。

1700817494754424.jpg

活动现场

每位同事阐述了自己阅读章节内容,并结合科技园发展、工作中感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在分享中,有些同事通过自行查找收集的信息,介绍了书里提到的国外科技园和孵化器目前的情况,帮大家共同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通过每位同事对阅读章节的逐一分享,大家共同读完一整本书的内容。

1700817513250544.png

分享阅读章节


  • 南通基地凌晨分享:

本节阐述的“点、线、面、体”从产学研的结构角度帮助我们理清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参考这一结构,我联想到我们构筑的科技园产业体系,就如同一片热带雨林一般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生态系统中有乔木一样的领军企业,也有灌木一样的中小规模企业,还有如同草皮一样创业型企业,甚至还有如同昆虫、动物一样的配套服务公司,一个生态系统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各个要素齐聚。并以美国的硅谷发展与同时期发展的128公路创新走廊的发展进行了对比。

  • 蚌埠基地张诚分享:

科技园本身不直接创造或生产产品或技术,不直接参与到企业的核心业务,而是类似一种汇聚了创新创业资源的中介平台,为它们提供了有助于成功的环境。通过这个平台和环境,创新企业可以获得资源、支持和合作机会。科技园对企业的影响和价值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实现。初创企业需要时间来发展、创新和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因此,科技园的效果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 

  • 蚌埠基地高碧璠分享:

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要加强与所依托高校的良性互动,促进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建设以优势学科为依托的专业孵化器;加速对高校原始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通过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和创业服务,为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提供支持。吸引包括高校师生和留学人员在内的各类创业者到园区创业,并通过创业实践和企业孵化,培育大批技术开发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现代科技,兼具市场意识和管理才能的科技企业家。

  • 总部唐劼分享:

作者提出了学科性公司管理机制创新的概念,并指出学科性公司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关键。学科性公司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的学科优势,整合各学科资源,形成学科优势,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学科性公司应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共同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学科性公司管理机制创新对于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700817529721522.jpg

科技园总经理李双全对共读活动进行了总结

最后,科技园总经理李双全对共读活动进行了总结。李总提出,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要总结方法论,学习作者对行业分析的思路、逻辑、数据分析方法,结合我们的实际加以运用和实践。科技园是创新平台的载体,而不是创新的主体,我们如何发挥孵化的职能和载体的功能,做大、做强、做优科技园是我们要深入思考和付出行动的课题。最后李总对大家提出鼓励和要求,科技园从业人员必须要保持持续的学习力,科技园公司要努力建设成为智力型、学习型、持续改进、持续成长的组织。


行政供稿

外联编辑发布

  • 上理工科技园
    集客空间

  • 上理工科技园
    微信公众号

  • 上理工科技园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