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简报
第3期(总第12期)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
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 | 2008年9月26日 |
【园区动态】
综合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走产业集聚的特色发展之路
以园区内的上海罗富蒂曼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例,按照本市新出台的扶持中小企业政策,企业可以得到贷款贴息和专项扶持两项,就有几十万元资金支持……
日前,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中环滨江企业家俱乐部主题活动,围绕“如何助力园区企业发展”展开热烈讨论。科技园总经理王慧波、副总经理沈健就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进行了解读。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园区企业负责人,讨论的议题小到园区的环境改造;大到园区企业的发展前景,项目整合。
科技园成立以来,注重通过各种形式凝聚园区企业的力量,特别是成立的中环滨江企业俱乐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走高新技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致力于营造先进制造业的研发空间和文化环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以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开展的各种活动都围绕企业发展,切合实际,深受科技企业欢迎。
王慧波说,园区借由企业家俱乐部总结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用深度服务、综合服务、特色服务,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紧扣“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引擎”的定位,科技园在政策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融资服务、企业咨询等方面形成特色,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在数控机床、光电仪器、虚拟制造、医疗器械、动力机械等细分行业形成很好的聚集效应,园区属于这一行业的企业达到89%。
高成长中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需要园区创造条件,实现社会大环境的综合服务支持。
上海高晶金属探测设备有限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服务的价值。这个在金属探测领域,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已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企业,十年前只有几个人,而现在已拥有20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有30多人。
当公司缺人才之时,园区通知相关大学帮助联系寻找合适的专业人才。如今,公司科研人员分别来自上海交大、清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十多所高校毕业的计算机硬件及电子工程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多名高级工程师。公司还成为杨浦区博士后工作站的试点单位。
通过各种渠道不失时机地举荐公司及其产品,做好各项政策的终端落实工作。目前,高晶的食品金属探测仪是“上海市重点新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X射线异物检测机已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并获“上海市创新基金”、“国家创新基金”,是“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公司在良好环境下快速发展。产品已批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享有盛誉。公共安全检测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安检设备不仅在上海地铁一号、四号线上采用;还用于北京奥运会天津分赛场,肩负保障奥运安全的重大责任。
公司总经理吴家荣说,公司的技术要保持领先于行业两到三年的水平,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和帮助,科技园为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相结合。科技园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注重收集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难题及人才需求,组织科技力量从事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的转移;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培养,研发基地的培育与共建;推进科研成果及专利技术项目或新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提升地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上海理工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与中国中原对外工程公司签定《关于C-2工程固化操作组合装置的技术开发》合同,合同金额约300多万元。项目专门用于核电厂放化废液、泥浆等与水泥作固化处理,正在申报3项专利。
该项目设备、技术优于国内同类装置水平,价格仅为进口同类装置价值(900万元)的三分之一。以40座核电站计算,将为国家节省投资2.4亿元,每年可以为每座核电站节省废物处理费约250万元经济效益巨大。
科技园与浙江省驻沪办事处及台州驻沪联络处保持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为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经科技园牵线搭桥,台州天翀车灯有限公司与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的实现项目对接,签订《车灯配光综合检测系统(FW型)》的产品销售合同。项目由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戴曙光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合同金额60万元。
目前,园区技术转移项目完成合同项目数109个,合同金额2700万元。
开展大学生创业服务。已经完成大学生创业服务47户,总投资2917万元;其中,天使基金投资近900万元,占43%;经过相关部门认可的大学生科研研发项目和专利有12项。
园区经济要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科技园区以服务为手段,围绕“引项目、促效益、跟踪服务”的工作思路抓招商。截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06家,注册资本达到26595.5万元;已经为地方税收完成全年计划的108%。
摘自《上海科技报》
"提倡健康体魄 拥抱北京奥运"
“川崎杯”园区入驻企业员工乒乓球比赛获得圆满成功
2008年8月5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组织的主题为“提倡健康体魄,拥抱北京奥运”落下帷幕。比赛过程中,无论是参赛的运动员,还是拉拉队,大家一同投入到迎接北京奥运会的喜悦气氛中,亲自体验奥运的乐趣,领略“尊重、超越、友谊”的奥林匹克精神。
本次活动以2008年8月8日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在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举行一场具覆盖面较广的乒乓球友谊比赛。举办此次活动是为园区一些入驻的企业员工提供认识、合作的机会,并通过园区体育活动增进园区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为园区企业的今后的贸易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机遇。
各入驻企业参赛员工在赛后纷纷表示,园区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体现出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对各入驻企业员工的体贴关怀,希望以后可以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外联部)
开通“绿色通道” 畅想创业之路
为更好地扶持大学生创业企业,节省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人事成本,在杨浦区人事局、上海市大学生科技企业基金会的大力推动下, 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建立的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于2008年7月21日正式开通。
“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主要是通过政府购买人事服务,由上海市杨浦公共人事服务中心向大学生企业提供包括档案托管、代办用退工、代缴社保、公积金等15项人事服务在内的一条龙人事服务,在大学生创业初期给予专业、规范的人事代理服务和人事指导,让企业轻装上阵创事业,在人事人才工作方面无后顾之忧。
今后,只要注册在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并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支持的大学生创业企业,就可向科技园申请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同时科技园已联系区人事服务中心,将于2008年8月4日起,在科技园定期定时开设大学生创业企业人事服务窗口,为创业企业提供特色服务。
(行政部)
“项目融资规划策略”讲座
——沪江沙龙主题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从纵往横看:我的项目真的很好吗?从高处往下看:市场真的很大吗?从远处往近看:盈利能力真的很持续吗?为什么融资?能不能融资?到底需不需要融资?计划融多少资金?怎么花这笔钱?什么样的融资时机与途径会提高效率与成功率?
8月26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携手园区科协举办了第十三期沪江沙龙——“项目融资规划策略”主题讲座活动。本次活动以当今中小企业关注的热点“项目融资规划”为主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将园区活动的参与内容变得丰富精彩,开拓了大家的视野。
主题讲座由上海理工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健主持。特邀国际创业投资师、上海和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water source investment 行业战略研究员,策略分析师,资深市场人士——李才先生为园区一些相关企业代表分析了项目融资的一些特点和注意事项。特别指出,好的项目要有好的盈利模式。融资计划策略要建立在技术、市场、团队模式的基础上,要符合实际。会上,与会嘉宾还分为两个区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就项目融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外联部)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两家企业参加“2008第二届中国(苏州)国际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展览会”
2008年9月3日至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展览会在苏州举行。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两家企业上海力升水族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展示。
上海力升水族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海月水母”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不少商家前来观看并询问代理销售条件。上海六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EC1001电子商务与虚拟会展系统”也受到了不少商家的关注。在展会同期举行的“2008中国国际环保节能高新技术投资洽谈会”上,六通公司总经理李碧浩与参加洽谈会的嘉宾就环保节能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展会得到了江苏省政府和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来自海内外的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参加了展示和交流。
(招商部)
时尚脉动 魅力打造
“来娜文”美丽课堂展示会隆重举行
现代人,对于衣着服饰的搭配和颜色的选择,其实存在着混淆和误区。为提高园区入驻企业员工对于服装的穿着、搭配的整体层次及增进园区企业员工对于美和时尚的整体感观,9月18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携手上海来娜文时装有限公司,特邀时尚界著名前沿杂志《瑞丽》的编辑,为园区广大爱美人士献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魅力课堂。
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园区入驻企业员工作为模特,展示了自己自信的风采。模特不输于专业人员的表现,引起了参与嘉宾们的阵阵掌声,并且也使得当场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之后活动中,就穿衣搭配还请现场嘉宾参与试穿及评选,也迎来了大家激烈地讨论。
此次活动,丰富了园区企业员工的文娱生活,对于时尚更完美的诠释起到了极大地推进作用。活动结束后,许多参与嘉宾都认为在此次活动中互动与参与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变得更方便、更和谐。
上海来娜文时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庆致欢迎辞,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波也应邀参加了活动。
(外联部)
“上海理工分基金评估会议”隆重召开
今年,上海膜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由于项目好,经营有效,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40万元。这都得力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理工分基
金会的关怀与指导。
9月25日,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理工分基金会议在理工大学科技园举行。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波、副总经理沈健等参加了会议。评估组组长—上海市评估院院长张伟江、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上海市科委条件处处长张肇平、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副处长傅建勤以及上海科升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天使投资有限公司的领导参加了评估会议。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波、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理工大学分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徐玉良汇报了分基金会的管理及实践基地的工作。
一直以来,上海理工大学都委托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分管基金。作为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孵化基地,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资源共享、辅助创业,更新大学生创业主的一些思想观念,以大学生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带动高薪科技发展为目标的机制,以独特的工艺与先进的环保理念吸引社会的关注与对人们的警示。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许晓鸣首先感谢评估团一行对本分基金会的重视与指导。强调了上海理工大学在实施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以高校学科建设为背景,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以技术转移中心为杠杆,以先进的实验加工设备为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讨论,组织学生进入园区、社区,加强实践活动,鼓励老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特长的欣赏。并表示,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出一批创业型人才,使毕业生不仅要成为合格的饿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专家们一致表示,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上海理工大学分基金会在大学生创意、创新工作中,始终走在前面,明确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方向,培养了一支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涌现了一批关注、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群体,带动了学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
最后,与会者还就目前大学生创业工作中存在的失败率、基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外联部)
【三区联动】
园区与社区 联动共发展
——主题系列活动之“迎世博英语普及讲座”
2008年7月17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与五角场街道办事处社区文化中心共同举办“园区与社区 联动共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秉持“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理念,以校区、园区“知识溢出”为节点,联合苏黎世集团,用丰富的市场经验和英语教育、创业培训以及投资理财方面的积累,为街道社区的不同层面、不同需求提供切合实际的公益服务。
此次“园区与社区 联动共发展”主题系列活动之“迎世博英语普及讲座”。由香港资深教育人士,以英文原版片辅以现场问答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讲课。参加讲座的60多名中小学生,在欢快的笑声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以此为开端,园区与社区还将根据社区需求和社会热点,组织更多的主题活动,让园区与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景象,在杨浦社区发扬光大。
(外联部)
畅想数字出版产业“三区”联动的发展前景
——“三区”联动研讨会侧记
勾画这样一幅画面,上海市杨浦区延吉街道所在社区的市民,上到退休的老年人,下到几岁的小朋友,足不出户,点一下鼠标,就可以上网看到一般网民看不到的书;可以24小时把想要的照片洗出来;可以在极短的时间拿到自己想印的一本书……也许,不久的将来,这幅画面就将成为现实。
7月30日下午3点,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区104会议室显得格外的热闹。几位在数字出版行业的知名专家的身影出现在这里,杨浦区国资委领导、发改委、延吉街道领导及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主要领导一同聚集在这里,大家探讨、建议、交流的声音此起彼伏。会议由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波主持。
如何把“三区”放在一起,让数字出版产业成为社区的、园区的新亮点?这可是个深刻而庞大的话题。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周澍民教授、张敏教授深有共同的感触,那就是打造“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综合优势,避开张江高科园区的有利条件,给自己创建的平台前景定位,突破传统模式,争取更大运营空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曾东,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施勇勤、刘长庚两位教授也中肯的提出了如何有效整合资源,从战略的角度去实现这个目标,建议形成产业链条,重点增强数字出版产业的服务性,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倪争技也从科研的角度建议利用好实验室的功能,和相关学科有机的联系起来,提升服务功能。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朱南勤听到这个消息后,既激动又兴奋:“要不断顺应快速发展的步伐,走数字出版的道路,以张江高科园区特色发展为依托,以服务民生为在主线,建立数字化产业园区,多渠道进行发展”。杨浦区国资委主任张安、发改委副主任曾冰、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总经理章洪波、上海市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周东等也从政府扶持和市场营销的角度表示,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实现“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融合发展,充分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强势学科的优势,大力发展并形成数字出版产业在本地区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
王慧波也表示,要充分发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现有基础和优势,充分发挥杨浦知识创新区已有的发展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深化区校合作内涵,提升区校合作功能,推动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共同打造延吉数字出版社区。
整个研讨会在热烈、和谐、互动的气氛中度过。不知不觉,3个半小时就过去了,每个人都感到意犹未尽……
开辟这条道路会有艰难和坎坷,但是,我们有信心,我们去努力,我们期待着!
(外联部)
把统战工作融入为科技园区经济建设服务中
2008年8月29日上午,杨浦区科技园统战工作座谈会在区统战大楼多功能厅举行。区委常委、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张慧珠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园区办主任郑佐华、区团委书记董依雯等相关领导、来自10个园区的总经理及被区统战部聘用的10名科技园区统战工作联络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区统战部副部长胡耀良主持。
区委常委、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张慧珠首先介绍了统战工作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张慧珠指出,作为知识杨浦的基地,如何把统战工作融入为科技员区经济建设服务中至关重要,特别是把统战工作的特征即空前的广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多样性,显著的社会性与园区经济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园区企业做实事,传递新的政策,建立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更好的帮助园区的企业提供资源与服务。
会上,各个园区的总经理分别发言,大家达到一定共识,那就是找到统战工作进入园区服务的切入点,利用好统战工作各个方面的资源,通过服务、交流、联谊等方式,充分发挥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留住人才的力度,作好园区特色服务,使得园区的经济发展进入快速轨道。
(外联部)
【短讯集锦】
◇ 2008年6月17日,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董事长刘临一行来我园就《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研究》课题进行调研,我园区公司总经理王慧波介绍了我园的整体情况、发展模式和发展成就作了详细的介绍。双方还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环境建设、实际运营情况、创新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2008年7月3日,德国汉堡国际工程学院校长一行在上海理工大学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总经理王慧波接待了来宾。王慧波总经理向来宾介绍了科技园的整体布局及今后的总体发展规划,并陪同来宾一起参观了科技园大学生孵化中心。还就今后两校合作交流及大学生创业等事宜与来宾进行了探讨。
◇ 2008年7月9日,为加强园区之间的友好合作,促进园区之间的相互往来,实现园区共同的互补、联动发展,上海大学科技园副总经理刘云超一行来我园区调研,科技园总经理王慧波和相关人员一起接待了来宾,王慧波总经理就园区的整体发展、运营机制、经营特色、功能定位及园区科协在联络科技工作者中的具体做法等均作了详细的讲解。双方就园区发展规划、园区科协运作模式创新及相关具体的操作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刻探讨。
◇ 2008年7月28日,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所有员工在1号楼会务中心举办了持续2个月的“四个一”活动之主题二的颁奖仪式。本次活动是以“最感动我的一幅画面”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并以不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了“最优秀作品”——《母爱》。获奖作者徐致中对写这篇文章时的真情实感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园区常务副总经理沈健给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品,以资鼓励。
◇ 2008年7月23日,山西省中北大学孙运强博士一行3人来我园区交流、指导工作。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波、副总经理沈健等就如何加快申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速度,更好地在大学科技园区的领域发挥作用有关问题与客人交换了意见。首先,副总经理沈健全方位地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的创始经历和发展历程,特别指出了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区在先进制造专业的领先水平,并就园区如何在发挥学校、政府、科协三个方面资源优势为客人提供了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总经理王慧波在讲话中指出,申请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重要的是要抓住中北大学及大学自有的科研项目优势,注重把握科技园发展特色,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通过科技园这一平台,使学校产业发挥集聚效应,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平台和商务服务体系,带动学校的科研和教学。孙运强博士一行对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科技园区的整体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园区领导给予的申报国家科技园的建议表示感谢,希望申报成功后两个园区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 2008年8月22日,由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会组织召开了上海理工大学分基金创业企业培训会。会议由市基金会王萌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上海理工大学分基金会徐玉良主任、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基金管理代表、上海理工大学分基金会创业企业20多家。培训会上,由市基金会现场辅导和帮助企业学习和使用“创新基金网络注册登记系统”。并邀请了区财政局、上海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杨浦中心、区担保服务中心,区风险投资管理公司相关领导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优惠政策做了解读。会后,基金会安排了创业企业茶歇时间,提供了大学生创业企业沟通和交流平台,与会的各位创业企业代表共同表示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并对创业公司的发展有了更强的信心。
◇ 2008年8月13日、28日,武汉市硚口区区委副书记、区长胡勤华,区委常委、副区长蔡海雄、知识产权局局长张勇俊、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武汉华工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学武等一行15人在杨浦区副区长唐海东及有关部门人员的陪同下分别来我园区考察工作,并专程参观了上海高晶金属探测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迪安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等具有代表性的园区入驻企业。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波、副总经理沈健等一起接待了来宾。总经理王慧波就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运营机制、经营特色、整体发展等方面作了全面的介绍。来宾们就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及科技园区的建设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双方还就园区的发展规划、运作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2008年9月3日上午,杨浦区发改委副主任曾冰一行四人来园区指导工作,并专门听取了园区入驻企业——上海沪江虚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杜宝江对“虚拟制造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阶段性工作汇报。园区总经理王慧波、副总经理沈健等一同参加了会议。杜宝江就目前的项目进展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对未来项目的建设运营、软硬件系统产品、扩大公司规模等征求了意见和建议。区发改委副主任曾冰针对这个项目给出了很好的意见,指出要明确发展方向,抓住项目本身定位,瞄准核心领域,融入杨浦区全力打造“知识杨浦”的战略规划中。
◇ 2008年9月10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高军、副校长魏新劳、北京六合集团副总裁张立平等一行在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郑刚、杨浦区园区办主任郑佐华、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波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亲临指导工作,并一同进行了交流。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郑刚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和专业的学科优势;上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波介绍了园区从筹建到现在的成长情况,并就园区如何强化优势、整合资源做了经验介绍。杨浦区园区办主任郑佐华也就杨浦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奖励政策、园区如何做出特色等给予了综合评述。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高军对园区的快速发展给予的高度评价。他指出: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人才是基础,特别是科技型人才,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园区又是科技型企业比较多的地方,要抓住学科优势,促进园区及园区企业有长足的发展态势。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高军等一行还参观了上海高晶金属探测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罗富帝曼投资有限公司。
(外联部)
【工作研究】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国际化合作的模式探讨
国际化作为上海理工科技园的三大特色之一,是园区区别于其它同类型竞争者的主要特点。园区的国际化,与境外的相关机构(大学、科技园区、科技型企业)的合作是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区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和不可跨越的必经之路。
首先是通过这些机构吸引相关企业入住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这一步是合作的切入点,也是很容易做到的一点。例如,上海理工大学可以与一些国际性的大学联盟进行合作,通过这些大学,吸引其相关的教师,或者是该校的毕业生(境外毕业生)以及留学这些大学的中国学生的创业型企业,或者是已有的企业,在园区注册,租赁,聚集。逐渐形式与这些学校相关的聚集效应。
第二,可以考虑通过一些试点的办法,与境外大学科技园或专门负责技术转移的部门,形成合作关系。注重两个方面的技术转移,第一方面是该类技术在中国有广大市场潜力的技术,第二是该类技术应用需要中国方面的物质资源。这些技术肯定是境外大学或技术转移部门最希望向中国转移的技术,而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必经之路就是本地化,也就是技术的本地化应用研究,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利用其丰富的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辅以物理空间,承担了这种技术转移模式在中国的落地与本地化过程。
第三,以点带面,形成聚集效应,最终达到境外科技园在中国的落地,也就是形成园中园。对于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主要依托大学的两个方面,第一是技术,第二是人才;而境外大学如果通过以上两点,能够有大量的人才集聚于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进行科研技术的创新与创业,体现了人才优势,同时也有一些先进的成型的科研成果或专利产品,通过境外大学的渠道,在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进行应用型的转化。这对合作双方都将带来巨大的合力效果。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如果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内的其它入驻企业能够利用国际上其它合作大学的科研平台,而把实际需求,通过大学科技园的渠道向境外合作大学进行辐射或委托开发,那么中国企业就可以很直接地利用境外大学的科技资源,也就是说,国际化的科研机构将为中国的企业进行服务,事实上,从根本上提升中国企业的科技应用水平。
上海理工大学的国际化进程是一个长效的进程,这个进程之中,需要面临很多的困难,而且短期来看,可能对于园区本身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但事实上,一步步,通过逐渐地打造,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希望吸引有国际教育或科研背景的个人进入园区,再者希望有境外的技术转移部门通过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来向中国应用市场(包括中国企业或外国企业在中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企业)转移其应用技术或核心技术。最高层面上,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希望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民族企业)打通一条直接利用国际上先进科技资源的渠道,也就是让中国企业能够在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上,将需求直接发送给全球最先进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从而让他们为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做贡献。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与境外大学最理想的合作模式是共同建立合作园区。在一定的物理空间之上,设立园中园,制定一些特别的政策,包括租赁、税收以及与政府合作方面,园区都应该制定相应的特别方案来促进合作园区的发展。
(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慧波)
报:陈安杰书记、宗明区长、孙正心书记、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领导、教育部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科技部火炬中心、上海市有关委办局 |
送:上海理工大学各二级学院、有关处室、兄弟院校科技园、杨浦区各科技园区、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成员、上海理工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监事、杨浦区有关委办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