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工商联成立70周年贺信精神和王沪宁同志在庆祝全国工商联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之际,由杨浦区委统战部与区工商联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不负家国——民营企业家访谈录》于日前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关注不同行业的代表性企业,记载了78位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经历,生动呈现了民营企业在党的支持关怀下蓬勃发展的时代画卷,展现了新时代沪商“爱国、敬业、诚信、进取”的精神面貌,表达了民营企业家服务人民、回馈社会、赤诚报国的赤子情怀。 园区企业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杰作为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其访谈也收录在本书。以下为魏杰访谈录全文。 以下内容转载自《不负家国——民营企业家访谈录》书刊p188-192 魏杰:当先进制造业的高端服务商 人物简介:魏杰,男,1979年10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工学硕士。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党支部书记上海市杨浦区第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杨浦区工商联常委、杨浦区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席。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等荣誉。入选杨浦区第十一批拔尖人才(创业类)。 魏杰近照 锐利而平和的独特气质 魏杰的身上,有一种直指人心的明了。他干脆、真实、不迁回,既有锐利的棱角与眼光,也有平和的坦诚与坚韧。这份特殊的气质并非一蹴而就,贯穿其间的,正是他对“精益求精”的坚守。 2001年,魏杰从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两年后,他离开了就任公司售后服务经理的位置,选择再次回到出发点,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这是魏杰对自己的“求精”,他对自己的这个选择评价淡然——“就是一次充电”。 而这次“充电”,为他带来了新的机遇。2006年,临近研究生毕业,魏杰已然拿到了某知名企业的录用函。当时正逢上海大力推动大学生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魏杰和同门师弟合作的项目获得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资助的30万元天使基金,还享受到了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给予的房租减半优惠政策。面对新的人生道路,魏杰仍旧选择了“求精”——“那就加入创业计划,看看能干点啥呗!”于是,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精智)就此成立,魏杰也以上海市首批大学生创业者的身份,步入了人生的新征程。 创业伊始,公司一度没有人手,没有订单,也没有方向。魏杰和同事从汽轮机销售代理开始做起,“实践才能出真知”。他整天泡在汽轮机厂,从最基础的操作开始,大事小事亲自动手实干。半年后,近7500万元的销售业绩给了这份坚持最好的注脚——哪怕他谦卑地称这是“三脚猫功夫”。靠着这门功夫,魏杰用一辆车、一本地图册和一份十多年不联系的汽轮机厂客户名单跑遍了江浙沪三地,一家一家地谈项目。回忆往事,他十分平淡:“那时候就是在整个浙江找烟囱,烟囱旁边要是还配一个圆圆的水塔,那就是电厂。电厂里面就有汽轮机,有汽轮机就有项目可言。” 在扎实的实践之外,魏杰身上还有着锋利的一面。事物发展必然有着螺旋上升的阶段,魏杰的创业之路同样如此。当面临付出换不来应得的收获,当面临承诺得不到信守,他毅然选择了知难而进。“挫折?我认为没有,就是选择,我的选择就是不去。”继续创业还是接受知名企业的入职邀请,斩钉截铁的“不去”与回忆往事时的风轻云淡,呈现出魏杰身上锐利而平和的独特气质。 不断挑战自我的优秀答卷 对“精益求精”的坚持,不仅体现在魏杰个人身上,更投射到了整个上海精智。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的高端服务商”,对每一个客户、每一笔业务,都一丝不苟认真对待。从最初一百多元的图纸,到数十万、百万乃至千万的订单,以“有单必接、有险必抢、有难必帮、有求必应”的专业精神,坚持“专注成就专业”的服务理念,上海精智对最优产品与最优服务的追求从未改变。 精智实业公司外景 “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做客户之所需”,在魏杰的带领下,上海精智边做边学、边学边总结,总结变成经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管家式”工厂服务理念:从售前、售中到售后全维度对接,以贴身、贴近、贴心的专业化、定制化服务,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 自2010年起,魏杰带领企业不断挑战自我,逐步调整业务定位,在高新产品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又设立研发中心,引进了多台先进研发设备,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广泛开展科技交流合作,联合开发新技术、新项目。他们先后取得了180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从传统的工位器具、工装夹具、模具检具等机械加工产线配套,向光机电一体化软硬件集成、自动化、智能化的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从高端工艺装备、智能信息装备到供应链电子化的生态圈闭环。 如今,上海精智逐渐形成了智能信息装备、工艺装备、供应链电子化、塑胶科技、通讯5G五大业务板块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还在探索打造中国先进制造业的工业4.0生态圈,助力中国智造向价值链更高端延伸。 成绩与荣誉的背后是上海市政府和杨浦区工商联合会的大力扶持——扎根于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的肥沃土壤,得益于政府营造的适合青年创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借杨浦区工商联合会的强劲东风,魏杰与上海精智一同,在十多年砥砺奋进中,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厚植于红色文化的企业精神 一路走来,红色传统与时代气质交织,融合在魏杰的血气里,体现在他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上。“我首先永远忠诚于党,入党对我来说是获得认可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重要途径。”早在2006年,魏杰就已成为中共党员。 这份入党的初心,同样融入上海精智的方方面面,塑造出精智的独特企业精神。作为公司董事长、党支部书记,魏杰带头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史,组织党员干部赴井冈山、延安、古田等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党的优良传统,引导党员干部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有梦想、有信念、有激情、重实干的上海精智企业文化,探索“红色领航、实业报国”的发展之路。魏杰坚信:“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魏杰始终将上海精智所有员工放在心上:“企业的价值是靠所有员工一起讲述的,我们每个活都是工人一手一脚干出来的,我既要引导好他们,更要尽可能地保护好他们。”魏杰把这称作“家文化”,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有家规”和“家和万事兴”。 如今,上海精智已形成一支由60多名智囊型管理人员、150多名智慧型技术人员和200多名智造型技工组成的精干“战队”。公司先后获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等。“家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织的文化体系,厚植信仰,显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成为中共党员,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魏杰的成功,不是削尖了脑袋往名利场里钻换来的,也不是费尽心机钻营关系换来的。在锋利与淡然之间,他说不问得失,笃志力行,便是最好的选择。
外联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