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科技园联动上海电缆厂 共建“军工路研发基地”

2012.02.07

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联动上海电缆厂
                共建理工大学科技园“军工路研发基地”


  编者按:2012年初,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通过管理模式输出方式,与上海电缆厂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建设科技园分基地。目前,该基地接收手续正在进行,后续建设改造计划已开始筹备,不日将进入实施阶段。这一园区载体的拓展模式,是大学科技园联动市属企业,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破解大学科技园区日益凸显的空间瓶颈,推动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又一重要探索。

  为进一步发挥大学科技园品牌效应、整合属地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探索,努力在园区空间拓展和内涵建设上寻求突破。2012年初,上海理工科技园成功地通过管理模式输出方式,与上海电缆厂有限公司达成建设科技园分基地协议。目前,该基地接收手续正在进行,后续建设改造计划已开始筹备,不日将进入实施阶段。

  上海电缆厂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厂区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部分厂房已作为都市产业园对外出租。囿于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该厂区的出租厂房的产业定位和后续发展方向等方面均存在问题。经过多次考察、反复研究,针对上海电缆厂的现状,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地提出以市场化手段盘活属地存量资源,利用大学优质科研资源,打造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园分基地的计划。

  结合园区核心基地(翔殷路基地)的实际发展状况,科技园决定将新基地定位为“军工路研发基地”,结合科技园自身管理服务模式输出,利用上海理工大学学科与产业技术优势,引进国际化行业技术研究及服务机构,创建适合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微环境,把基地建设成集行业技术研发及服务的公共平台,通过园区、厂区、校区及社会资源重组,形成新的研发服务、技术创新核心,辐射杨浦区乃至全市,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经协商,上海理工大学科技园与上海电缆厂及有关方面达成一致,一期租赁该厂七千平米的两幢厂房。

  此类园区载体拓展模式,是大学科技园利用现有社会闲置资源,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以创新的管理和发展理念,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又一次全新探索。在上海尤其是杨浦等老工业城区,类似上海电缆厂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条件的闲置厂房资源众多,以产业研发服务创新引导,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逐步形成集聚产业集群能力、提升产业素质、改善现有产业的发展环境,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发挥大学科技园创新服务核心作用的良好机会。此举对于科技园的自身拓展、属地大企业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扩大大学学科技资源辐射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均有着积极作用和借鉴意义。

                      (杨浦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作简报 2012年第9期)


  • 上理工科技园
    集客空间

  • 上理工科技园
    微信公众号

  • 上理工科技园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