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三区“接力”助“妈妈咪呀”创业

2013.05.08

                        《上海科技报》2013年5月8日 总第3424期 A2版
      东方卫视热播节目“妈妈咪呀”展现了中国妈妈们风采。在杨浦区,一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妈妈去年研究生毕业后,得到了来自高校、科技园区以及社区街道的“接力”支持,得以在科技创业的舞台上演绎出动人风采。
                                                            校园,让梦想起飞
      曹海燕是上海理工大学2012届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是一位30出头的年轻妈妈。她的创业梦想来自研究生二年级时,无意间在上海理工大学校园里看到的一张上海高校研究生创业比赛海报。
      当时的曹海燕已经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以及自身刻苦努力下,在知名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导师看到她的能力,很想让她留校,是海报唤醒了曹海燕埋在心底的创业梦想。然而,此时距离比赛截止时间只有两天了。曹海燕没有退缩,一回到家,她就开始写企划书,并赶在截止时间前提交了比赛申请。
      功夫不负有心人,曹海燕的创业方案通过层层筛选,冲入了最后的决赛。面对评委、对手和观众的提问,曹海燕从容镇定,将项目娓娓道来。最终,她的项目斩获比赛三等奖。
      曹海燕的项目因此也获得了上海理工大学的关注,该校科技创业基金会的老师竭力推荐她申请资助。经过初审和专家评审,曹海燕成功申请到了创业基金会的雏鹰计划支持,同时也开启了创业之旅。
                                                          科技园,助梦想实现
      曹海燕的创业项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开始实施了,这得益于上海理工大学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基地——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技园的帮助下,曹海燕第一时间完成了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同时还与相关科技扶持政策实现了第一时间的对接。
      在科技园的孵化平台上,曹海燕把校园的产学研资源与科技园的商务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对接客户需求,挖据商机。依托上理工科技园在技术专利转移上的优势资源,曹海燕进一步丰富了自己创业的产品和服务种类,并开拓和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
      对初创企业来说,资金难题是一道坎儿。除了初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之外,科技园还帮助曹海燕申请到了创业启动资金、鼎元基金等,使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不必为资金发愁。
                                                           社区,促梦想延伸
      在高校放飞梦想,在科技园实现梦想,曹海燕的创业梦想还需要“接地气”。作为“新上海人”,曹海燕获得了企业实际经营地的社区服务机构——五角场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鼎力支持。
      五角场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相关老师主动前往企业走访,了解创业情况,并联系开业指导专家进行诊断。根据曹海燕的实际需求和创业服务所需,事务所安排开业指导专家与曹海燕进行“微创新苗结对”。
      通过“微创新苗结对”,五角场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帮助曹海燕及时理解创业扶持政策的具体作用,降低了企业在劳动用工、场地租赁、融资贷款方面的管理成本,提高了其在项目实施、税收筹划、风险防范方面的运营效率。
      如今,曹海燕在杨浦这片知识创新区与创业型城区中,越飞越高。

  • 上理工科技园
    集客空间

  • 上理工科技园
    微信公众号

  • 上理工科技园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