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小企业送上融资“及时雨”——政府部门、创业园区携手把服务做实做细
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总第54030期A1版头条
这几天,上理工科技园投资部总监赵波的心情不错,因为在他牵线搭桥下, 园区内一家科技企业刚刚融资到了800万元,下一步可以大展拳脚;而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李红,也忙着对一季度有融资需求的81家企业进行电话回访,可喜的是其中超过半数的企业融资需求有了着落。这些被中小企业亲切地称为“娘家人”的创业园区、政府部门,正千方百计把服务工作做实做细致,为企业送上融资的“及时雨”。
主打绿色燃烧器、节能减排的上海华之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家刚刚获得800万元融资的企业。去年,公司总经理陈宝明找到赵波,说出自己的打算:融资300万到500万元,用于建厂和品牌推广,实现快速发展。但是对于工学博士出身的陈宝明来说,钻研技术是强项,企业融资却是外行。赵波和他的同事决心帮这个忙。
赵波尝试从投资者角度来发现华之邦公司融资的瓶颈。一是企业发展主要依赖创业团队,一旦人才流失容易造成较大的影响;二是企业管理方式不规范,财务状况不清晰。对于第一个问题,赵波建议,企业要加紧开发标准化产品。对于第二个问题,他建议赶快招聘财务总监,规范治理。他还协助企业从股权架构、商业模型、公司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整体的策划和实施,确定了有益于成长的商业模式,并形成了中长期的发展战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6月份,华之邦公司从两家银行融资到了200万元;7月份,又获得了两家风投公司入股600万元,目前验资已经结束。有了资金支持,陈宝明觉得有了干劲,希望在3年内公司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左右的规模。
而在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中,企业融资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他们每个季度都要召开一次中小企业信贷例会,每年分别召开一次股权私募和风投基金的例会,向商业银行公布一批承担重大项目。引进国外关键技术和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小微企业名单。
从一季度例会反馈来看,在81家参会企业中,46 家企业明确表示融资需求得到了解决,占比57%。在这46家企业中,21家企业介绍了融资获得情况,一共从7家银行获得了2.73亿元的贷款。企业表示,接到过多家银行的电话询问;即便暂时没有获得融资的部分企业,也大多数表示正在与银行接洽中。而在21笔贷款中,9笔在500万元以下,占到了43%。其中,工商银行向皓卓投资咨询公司发放了30万元贷款,民生银行向企荫信息公司发放50万元贷款,中国银行向剑徽塑胶科技公司发放了200万元贷款。
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主任吴文说,以往对接活动虽然很多!却往往流于形式,活动一结束服务就结束了。“现在我们坚持在例会后电话回访,了解对接的实际效果,看看有没有真正帮助企业融到资。” 吴文说:“根据回访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中小企业的不同诉求!我们更能有的放矢。”
目前,他们组建了由信贷融资、股权融资、融资租赁、信用评估、互联网融资和创业投资等机构组成的联盟,定期组织投融资促进活动;同时,建立天使投融资、信用评价、合同能源管理、小微商贸企业、小微物流企业、网络信贷等领域专业性的服务平台。今年内,还将重点做好100家拟上市企业服务工作,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